第一章
概述
1.1简介
1.1.1 何谓ETF
ETF即Exchange Traded Fund首字母的缩写。各地区中文译名不尽相同,在中国香港,将它直译为“交易所买卖基金”,在中国台湾,称之为“指数股票型基金”,而在中国内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译名则全面概括了ETF的三大特征:按投资方式来看,ETF是追踪特定证券指数的指数型基金;按交易途径来看,ETF是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二级市场交易的可交易型基金;按运作模式来看,ETF是可以随时进行申购赎回的开放式基金。
ETF实际上是一种指数投资工具,它代表跟踪某一指数表现的组合证券,ETF使得投资者通过买卖一支证券就实现了一篮子组合证券的交易。ETF具有费用低廉、交易效率高等特点,实际上为投资人提供一种便捷、低成本的工具,可投资于某个特定市场或行业指数。因此也有人把ETF比喻成一支优秀的“大股票”,没有个股的选股风险,买卖方便,与指数走势保持一致。
传统ETF的交易机制主要有两层:首先,在交易时间内,投资人在一级市场可以随时以组合证券形式申购赎回ETF份额,即申购时,投资人以ETF所指定的一篮子组合证券向基金管理人换取ETF份额,赎回时,以ETF份额换回一篮子组合证券;其次,在二级市场上,ETF与普通股票一样在交易所挂牌交易,投资人可按市场价格买卖ETF份额。
1.1.2 ETF的优点
作为一支基金产品,ETF融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优点,以贴近基金自身净值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传统的份额规模固定的基金,如封闭式基金,其二级市场价格会在供求关系作用下独立于自身净值,可能出现大幅折溢价。而份额规模不固定的基金,如非上市的开放式基金,由于不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虽然能按基金净值进行申购赎回,但是无法当天即时确认交易。但ETF可以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同步进行交易的制度安排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同样的ETF份额在两个市场的价格不一致时,套利交易随之产生。
以股票ETF为例,当ETF的二级市场价格高于其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一定幅度时,投资人可用相对较低的价格买入一篮子股票,再用这一篮子股票申购ETF份额,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卖出ETF份额获得套利收益(简称溢价套利);同理,当ETF的二级市场价格低于其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POV)一定幅度时,投资人可进行反向操作,以较低的价格在二级市场买入ETF份额,在一级市场赎回ETF份额获得一篮子股票,然后卖出股票获得套利收益(简称折价套利)。
传统ETF的组合证券申购赎回机制将一篮子股票的市场价格与ETF的二级市场价格关联起来,由此派生出的套利交易保障了ETF的二级市场价格紧贴其基金份额净值运行,能够有效控制折溢价幅度。此外,通过组合证券申购赎回,ETF避免了普通开放式基金现金申购后的建仓成本和赎回时基金资产变现的成本,也不存在巨额赎回压力;ETF基金资产预留现金头寸比例小,资产组合结构稳定,买卖活动少,管理成本低,有利于保障ETF基金份额净值有效跟踪目标指数。因此,和普通的指数基金相比,ETF复制指数的成本(包括管理费)更低,和标的指数的跟踪误差和偏离度更小。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网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