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坨理论
“坨”的概念。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来信询问什么叫“坨”?“坨”就是“土”字偏旁加一个“它”,用泥巴做成的“坨”。这个“坨”概念是怎么回事呢?
有这么一个现象:比如说,在一条公路上,你会发现六七辆自行车、十几辆自行车集结成一个“坨”,而前面也有十几辆车集结成一个“坨”,再前面还有十几辆车集结成一个“坨”,1号“坨”、2号“坨”、3号“坨”……这么在往前运行,而在1号坨和2号坨之间零零星星的自行车没有几辆,2号“坨”与3号“坨”之间的自行车也没有几辆。这也就是说,中间零星的自行车,它要么退到后面去跟后面这个“坨”,要么追到前面去融合到前面这个“坨”。大家有没有感觉:交通上这么一个有趣现象,实际上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究其原因,就是红绿灯一站接一站地开关。红灯一亮,全部堵住,然后绿灯一亮,全部一起走,慢慢地自然形成了“坨”。这个“坨”,你后面的人想超越它,你先得融化在里面,然后再慢慢地往前冲出去,于是就成了这么一种态势。其实,自然界里有很多很多现象,都是“坨”,天上飞的鸟儿,地上跑的野兽,只要是群居,它们都愿意结成“坨”。

图174-1
那么把这个“坨”的概念引申到股价走势里面来,有没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来看一下,见(图174-1)所示,分析这个K线,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杂乱无章,其实用“坨”理论分析也并不难。我们先在这儿画一条线,将两根阴线底部连成一条【低点连线】。这样呢,就把这个左边上面的这个角与下面分开来了,再将股价上面的最高收盘价画一条【高点连线】,于是“坨”就出来了。这是一个密集成交区,新股上市了,震荡完了以后,就在这个“坨”里面运行,K线收盘价没有一根超过这个“坨”。在这个“坨”里面,只有最后一根出来了,那么就像有一个自行车冲出来了,中间K线不会很多,仅有三四根,然后就到下面又形成了一个“坨”。也就是说,股价走势也有“坨”的概念,股价喜欢在一个“坨”里面,大家挤在一起。一旦发生突破,它会快速地跑到前面一个“坨”里面去,就这样一“坨”一“坨”地往下走。
研究这个K线“坨”理论,对我们的股票操作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第一个意义,我想说的是:一个“坨”一旦被突破,它的行进速度是很快的,下跌的时候下跌速度很快,上涨的时候上涨速度很快,总之在两个“坨”之间的K线是不多的,而“坨”里面的K线就比较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如果要躲开跌势的话,千万要在K线离开“坨”以后就躲开,不躲开它就要快速下跌,而在这个“坨”里面它相对会稳定一些,跌势不会很凶。这对我们就有实际操作意义了,如果发生“坨”突破就赶快逃,如果在“坨”里面,那还可找找机会,寻找微小反弹机会,这是“坨”理论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第二个意义,就是两个“坨”之间,这个“坨”到下个“坨”中间这个距离,有没有什么启发?我们可以做一下试验,大家可以看看有没有道理。我们把这个高度测量一下,然后把这个高度取名为a,然后把这个“a高度”复制下来,粘贴到这个突破的地方来。我们基本上可以感觉到,一旦跌破这个“坨”,它的下跌的幅度至少可以达到这个“坨”的纵深或者说最大振幅,事实上现在就是跌到这个地方,确实跌到了这个地方;然后它又会形成一个新的“坨”,那么按照【“坨”的高度就是后面跌势】这么一个理论,我们再来测量一下,这个坨的高度是多高,我们把这个高度取名为b。也就是说,a三角高度就是c下跌深度,就是c浪下跌至少要达到的位置。那么把b搬过来,去测量后面跌势多大呢?同样把它复制下来,粘贴到这儿,就是说后面一个跌势跌幅至少要到这个地方,才会又发生反弹,这个b高度就是它的d浪下跌深度。到达以后,它又会发生反弹,这个反弹规模又会比前面一个反弹小一点。这样就从最大一个“坨”,到中间一个“坨”,到小一点的“坨”,再到最小的一个“坨”,它的反弹幅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按照这个“坨”理论,也正好印证了我们一句话:【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在一段下跌行情中间,按照这个“坨”理论,第一个启发是:【下跌距离至少是等于“坨”的高度】,还有一个就是:【“坨”的规模是递减的】,也就是“坨”的几何面积是递减的,越来越小,直到最小;不能再小了,那个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了,由原来强大的下跌动力,逐步减弱到没有下跌动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画一条下降趋势线,这条线实际上就管理了所有的“坨”,都不能冲过这条下降趋势线。在这里,我们以最小一个“坨”做底边线画过来,就发现所有的三角“坨”都包容在一个大的三角形里面。我们做股票只能在这个三角形里面,如果是在下跌过程中间,我们的一切投资,我们一切的买卖行为只能发生在这个三角形里面。那么我们要寻找什么机会呢?只能到这个三角“坨”最下面寻找,可能有一些小机会,在它下跌到了一定幅度或者说充分的跌幅后,在“坨”的底部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反弹,直到最后没反弹,所以在最后这些规模很小的“坨”里面,几乎就没有机会。当什么机会都没有了,当人们都绝望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也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正在酝酿过程中。
这个“坨”理论,说起来还真有一点玄机在里面。那么,如果我们是明智的,就是我们要求自己的资金要尽量减少风险,而获取尽量大的利润,那应该做什么呢?我们应该做这个巨大的三角形向上突破,有这个突破一瞬间,在这个地方做股票,我们把这一点取名e点,e点这个地方才有机会。
那么,股价在上升以后,是不是也会遵循“坨”理论呢?也是的。上升时,它会形成新的“坨”。这个新的“坨”,我们可以用筹码峰来估计,就是把这个筹码峰引过来,在这个里面进行三角形震荡,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它再向上发展,到另外一个三角形里进行震荡。当然,我们这完全是科学幻想,猜想它后面的走势应该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坨”,应该是这样用“坨”管理的,到最后越涨越慢,涨不动了就要再次发生质变,总有一个“坨”会发生逆转,那是遥远的事,现在还想不到。总之,对这种“坨”现象我们要加以研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图174-2

图174-3

图174-4
下面这幅图是上升行情中的“坨”,以后有课程。

图174-5
小结:“坨”理论比较生动的反映了股价的运行规律,当股价在一个坨内运行时,其运动并不剧烈,而当股价突破一个坨后,就将加速运动,直到到达下一个坨,坨与坨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上一个坨的震幅,坨规模是递减的,当什么坨都没有的时候,就是构筑一个巨大的坨的时候,这个坨一旦被突破,股价就将改变运行趋势,下跌末期带来大机会,上涨末期则带来大风险。
在一轮下跌行情末期,当坨规模越来越小,小到没有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突破这个三角形就是巨大的机会,我们做股票只做这个三角形被突破之后的区间,至于没有突破之前的下跌坨区间,仅仅有小反弹的机会,风险较大。这也叫【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一般情况下我们以收敛三角形来勾勒出一个坨区间,如果不符合这个形状时,一般要么是旗形,要么是楔形,或者箱型,但都可以使用坨理论加以分析。
对于顶部震幅较大的股票,似乎可以通过顶部巨大的坨,直接测量出未来股价的底部区间,这个论点以后有待继续求证。
(注:以后还有一课专门研究上升区间的“坨”理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网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完爆”苹果?华为新品 门店排长龙 黄牛炒到6万!苹果店前空无一人
华为和苹果新品发布会“狭路相逢”,究竟谁胜了?
北京时间9月10日,华为和苹果新品发布会“撞档”。苹果在凌晨一点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了首款搭载苹果人工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手机——...
增长6%!海关总署最新发布,对欧美进出口增速加快
海关总署9月10日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16.4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2.13万亿元,增长4.7%。
按美元计价,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02...
马斯克评大选辩论:哈里斯超预期,但特朗普能做得更好
当地时间9月10日晚,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同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参加由美国广播公司(ABC)在费城举办的电视辩论。辩论结束后,马斯克就双方表现评论称,尽管他认为今...
全球化格局面临重塑,投洽会热议供应链安全稳定与转型
在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中,供应链作为连接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桥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健康运行。近年来,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频发,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前所未有...
东航MU6220航班因飞行时现老鼠,回应备降兰州:已消毒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其9月5日乘坐的东航MU6220航班因前序航班涉“公共卫生原因”延误,前序航班曾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备降。11日,甘肃12320卫生热线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据甘肃疾控部门了解,航班备降...
巨波投资方法的八大原则
罗伯特-费舍尔有两个爱好:下棋和买卖股票。因为他擅长其一,所以也就对另一个了然于心。而如今,他即将大行财运,因为在他看来,这个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大棋盘,棋艺的精通使得他在股票投资中也...
精选文章
推荐大赛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