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市交易资金,多数投资者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存量资金”,即账户里已有的可支配资金。但在特殊情况下,一些投资者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追加投入。譬如在熊市,当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后,一些长期、理性的投资者时常会用“增量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参与“熊市抄底”。
坚守三条底线
笔者认为,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必须坚守三条底线,一是资金性质。按资金来源划分,参与“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贷资金,包括有偿和无偿两种,前者需支付利息、有使用成本,后者无须支付利息、没有使用成本,但都须归还且有使用时间限制;另一类是自有资金,即自身可支配的资金,既不用付息,又无须归还。
单就自有资金来说,若再进行细分,又可分为有明确用途的资金和闲置资金。这里所说的“增量资金”,指的是自有资金里闲置的部分。即参与“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必须是多余的闲钱,任何通过借贷获得的资金,以及自有资金中有明确用途的资金都不适合投资股市,包括参与“熊市抄底”。
二是适投比例。即使追加的是闲置资金,也不宜倾其所有、全额投入,而应控制比例、适量适度。普通投资者只要用三分之一的闲钱参与“熊市抄底”即可,最多不宜超过二分之一。当然,根据不同投资者对于股市的偏好程度和操作技巧不同,在追加资金比例的确定中可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三是抄底时机。资金性质和适投比例定下后,还须明确抄底时机。从A股二十余年的历史走势和未来走向看,参与抄底的最佳时机是“熊市”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之后。在“熊市”投资者普遍亏损,入市意愿不强。但在“牛市”,情况正好相反,盈利的投资者明确增加,入市意愿变得非常强烈。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在“熊市”、多数投资者不敢买股时,逢低、分批,大胆追加资金。只有这样,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的成功率才会增加。
品种策略选择
在明确“三大底线”,并做好各项准备基础上,能否确保“熊市抄底”的成功,还取决于品种和策略的选择是否正确。以4年前大盘见底1664点(2008年10月28日)时为例,当时投资者在品种确定上就有两种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一是“弃弱择强”买入当时阶段涨幅大、技术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包括新上市、被哄抢的新股。实际上,当时不少表现突出的“强势股”,在随后的走势中表现不佳,有的还领跌大盘和个股。
为此,笔者对2008年10月29日-2012年10月26日期间的大盘和个股表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上证指数涨16.62%、多数品种跑赢大盘的情况下,同期可比的2452家公司中,跌幅超过70%的有25家(其中跌幅最大的达79.64%),跌幅超过60%的有102家,跌幅超过50%的有219家。而这些走势不佳的品种,多数都是在当时看来走势十分强劲的大牛股。投资者要是在当时采取“弃弱择强”法进行“抄底”,不仅在随后的大盘反弹中难以取得好的收益,反而会出现大幅亏钱的尴尬局面。
二是“弃强择弱”卖出当时阶段涨幅大、技术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选择“弱势股”进行反向买入。这样不仅能有效回避一些股票的大幅下跌,而且可能取得超出预期的不俗收益。
至于“熊市抄底”的策略,一般可通过“三比三看”予以选择:一是比涨跌幅度,看谁跌幅深。一般应在具有可比性的熟悉品种里选择阶段跌幅大、涨幅小的品种作为“熊市抄底”的首选品种;二是比流通盘子,看谁最适宜。待买股票的流通盘一般在1亿股至3亿股之间较为合适,盘子太大或太小都不是“熊市抄底”的最佳品种;三是比区间表现,看谁潜力大。在符合以上条件基础上,若待买品种横盘时间长、主力吸筹足、散户跑得多则更好。通过“三比三看”,一般都能回避看似强势的“风险股”,及时捕捉看似弱势的“潜力股”。
“风控逐利”技巧
“熊市抄底”与其它操作方法一样,既存在较大机会,也蕴含一定风险。只有正确处理风控和逐利的关系,才能在“熊市抄底”中把握主动、趋利避险,最终取得“熊市抄底”的成功。处理“风控逐利”关系的具体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机会大的风险。在股市投资,任何情况下都存在风险,只不过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已。
作为普通投资者,在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过程中同样须承担一定风险,但这种风险必须是在机会大、风险小的情况下承担。譬如,当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后,投资者普遍亏损、入市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存在的抄底风险看似很强实则不大,这种风险便属于机会大的风险,值得理性投资者适当承担。
二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有价值的风险。即便是机会大的风险,也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看这种风险有没有承担的价值。譬如,一些阶段性涨幅巨大的品种,虽然在当时仍存在继续大涨的可能,但同时存在获利回吐、短线暴跌的可能。追涨买入这样的“暴涨股”所要承担的风险,对于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本着稳妥操作原则的投资者来说,显然属于无价值的风险。
因此,作为普通投资者,在“熊市抄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当然是那些有价值的风险,而不是相反。
三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可承受的风险。对于有些投资者而言,有些风险虽然机会很大,但难以承受,这部分投资者对于这样的风险须引起注意、尽量予以回避。只有在准备买入股票前,就已做好承受风险的准备且有能力承受的情况下,才可在承受相应风险的同时去博取抄底逐利的机会。
在处理“风控逐利”关系时有两方面问题须引起注意:一方面要“增存结合”,以“存”为主。在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中,不要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增量资金”上,而是要“增存结合”、同时兼顾,以“存”为主、“增量”为辅,在主要利用“存量资金”抄底的同时适当利用“增量资金”参与抄底。
另一方面,要“长短结合”,以“长”为主。任何品种、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定的短线机会,但不可能所有的投资者始终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中,还须调整心态、“长短结合”,以“长”为主、短线为辅。有能力参与短线操作且处于较为流畅状态的投资者,可在“熊市抄底”的同时适当多做短线、高抛低吸,对于那些缺乏必要技法,以及操作不够顺畅的投资者而言,还是保持耐心、减少交易为宜。
坚守三条底线
笔者认为,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必须坚守三条底线,一是资金性质。按资金来源划分,参与“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贷资金,包括有偿和无偿两种,前者需支付利息、有使用成本,后者无须支付利息、没有使用成本,但都须归还且有使用时间限制;另一类是自有资金,即自身可支配的资金,既不用付息,又无须归还。
单就自有资金来说,若再进行细分,又可分为有明确用途的资金和闲置资金。这里所说的“增量资金”,指的是自有资金里闲置的部分。即参与“熊市抄底”的“增量资金”,必须是多余的闲钱,任何通过借贷获得的资金,以及自有资金中有明确用途的资金都不适合投资股市,包括参与“熊市抄底”。
二是适投比例。即使追加的是闲置资金,也不宜倾其所有、全额投入,而应控制比例、适量适度。普通投资者只要用三分之一的闲钱参与“熊市抄底”即可,最多不宜超过二分之一。当然,根据不同投资者对于股市的偏好程度和操作技巧不同,在追加资金比例的确定中可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三是抄底时机。资金性质和适投比例定下后,还须明确抄底时机。从A股二十余年的历史走势和未来走向看,参与抄底的最佳时机是“熊市”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之后。在“熊市”投资者普遍亏损,入市意愿不强。但在“牛市”,情况正好相反,盈利的投资者明确增加,入市意愿变得非常强烈。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在“熊市”、多数投资者不敢买股时,逢低、分批,大胆追加资金。只有这样,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的成功率才会增加。
品种策略选择
在明确“三大底线”,并做好各项准备基础上,能否确保“熊市抄底”的成功,还取决于品种和策略的选择是否正确。以4年前大盘见底1664点(2008年10月28日)时为例,当时投资者在品种确定上就有两种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一是“弃弱择强”买入当时阶段涨幅大、技术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包括新上市、被哄抢的新股。实际上,当时不少表现突出的“强势股”,在随后的走势中表现不佳,有的还领跌大盘和个股。
为此,笔者对2008年10月29日-2012年10月26日期间的大盘和个股表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在上证指数涨16.62%、多数品种跑赢大盘的情况下,同期可比的2452家公司中,跌幅超过70%的有25家(其中跌幅最大的达79.64%),跌幅超过60%的有102家,跌幅超过50%的有219家。而这些走势不佳的品种,多数都是在当时看来走势十分强劲的大牛股。投资者要是在当时采取“弃弱择强”法进行“抄底”,不仅在随后的大盘反弹中难以取得好的收益,反而会出现大幅亏钱的尴尬局面。
二是“弃强择弱”卖出当时阶段涨幅大、技术形态好、趋势向上、带量上攻的“强势股”,选择“弱势股”进行反向买入。这样不仅能有效回避一些股票的大幅下跌,而且可能取得超出预期的不俗收益。
至于“熊市抄底”的策略,一般可通过“三比三看”予以选择:一是比涨跌幅度,看谁跌幅深。一般应在具有可比性的熟悉品种里选择阶段跌幅大、涨幅小的品种作为“熊市抄底”的首选品种;二是比流通盘子,看谁最适宜。待买股票的流通盘一般在1亿股至3亿股之间较为合适,盘子太大或太小都不是“熊市抄底”的最佳品种;三是比区间表现,看谁潜力大。在符合以上条件基础上,若待买品种横盘时间长、主力吸筹足、散户跑得多则更好。通过“三比三看”,一般都能回避看似强势的“风险股”,及时捕捉看似弱势的“潜力股”。
“风控逐利”技巧
“熊市抄底”与其它操作方法一样,既存在较大机会,也蕴含一定风险。只有正确处理风控和逐利的关系,才能在“熊市抄底”中把握主动、趋利避险,最终取得“熊市抄底”的成功。处理“风控逐利”关系的具体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机会大的风险。在股市投资,任何情况下都存在风险,只不过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已。
作为普通投资者,在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过程中同样须承担一定风险,但这种风险必须是在机会大、风险小的情况下承担。譬如,当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后,投资者普遍亏损、入市意愿不强的情况下,存在的抄底风险看似很强实则不大,这种风险便属于机会大的风险,值得理性投资者适当承担。
二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有价值的风险。即便是机会大的风险,也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看这种风险有没有承担的价值。譬如,一些阶段性涨幅巨大的品种,虽然在当时仍存在继续大涨的可能,但同时存在获利回吐、短线暴跌的可能。追涨买入这样的“暴涨股”所要承担的风险,对于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本着稳妥操作原则的投资者来说,显然属于无价值的风险。
因此,作为普通投资者,在“熊市抄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当然是那些有价值的风险,而不是相反。
三是在抄底逐利的同时只承担可承受的风险。对于有些投资者而言,有些风险虽然机会很大,但难以承受,这部分投资者对于这样的风险须引起注意、尽量予以回避。只有在准备买入股票前,就已做好承受风险的准备且有能力承受的情况下,才可在承受相应风险的同时去博取抄底逐利的机会。
在处理“风控逐利”关系时有两方面问题须引起注意:一方面要“增存结合”,以“存”为主。在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中,不要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增量资金”上,而是要“增存结合”、同时兼顾,以“存”为主、“增量”为辅,在主要利用“存量资金”抄底的同时适当利用“增量资金”参与抄底。
另一方面,要“长短结合”,以“长”为主。任何品种、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一定的短线机会,但不可能所有的投资者始终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利用“增量资金”参与“熊市抄底”中,还须调整心态、“长短结合”,以“长”为主、短线为辅。有能力参与短线操作且处于较为流畅状态的投资者,可在“熊市抄底”的同时适当多做短线、高抛低吸,对于那些缺乏必要技法,以及操作不够顺畅的投资者而言,还是保持耐心、减少交易为宜。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网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
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叩富官方活动:8.18%专享理财券 + 200元官方补贴,限时疯抢!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为您精心筹备了一场理财盛宴,让您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时,还能收获满满的现金红包!
专享8.18%理财券,财富增值快车道!
我们深知您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为您准备了高达8.18%...
股票账户客户代码是什么意思?股票账户客户代码的含义
如果我们的股票账户很久没有使用了,或者卸载过交易软件,再次登录的时候一般就会需要输入客户代码,那么你知道股票账户客户代码是什么意思吗?
股票账户客户代码是什么意思?
...
新手入门如何炒股票?新手炒股票要注意什么
一、新手入门如何炒股票?
第一步:要到大的证券公司开通账户,需要提供开户人的身份证原件及银行卡信息。如不方便前往,可以预约其工作人员上门开户,审核通过就行。或许下载券商...
股票集合竞价时间是什么时候?股票交易时间
股票集合竞价时间是什么时候?
每个交易日的9:15至9:25为开盘集合竞价时间,9:30至11:30、13:00至14:57为连续竞价时间,14:57至15:00为收盘集合竞价时间。
基金、...
股票止损止盈在哪里设置?止损挂单什么意思
一、股票止损止盈在哪里设置?
买进股票下跌8%应坚决止损。这是我们从下中国象棋中得到的启示,下棋看7步,在被动局面时,一定要丢“卒”保“车”,保住了资金才有翻盘的可能...
股票可以随时买入卖出吗?股票买入卖出规则
一、股票可以随时买入卖出吗?
股票仅能在开市期间进行买卖,不可以随时卖出。股票只有在交易日的交易时间内才可以卖出,而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00-11:30和13:00-17:00.此...
精选文章
推荐大赛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