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五,小编开始提示市场隐含系统性风险,但指数一直比较强劲,每天都盘中V型反转,每天金融股都出来护盘,连续盘中V了几天后,周二指数尾盘跳水,没有再V 起来,北上资金却逆势大幅度流入。近期各路资金之间的博弈确实复杂,这种复杂背后可能有我们未知的因素驱动,而如果市场存在未知因素,最好的方法少看信息,排除“噪声”干扰,回归客观盘面。
“创业板指数自2019年年初至今,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5浪上涨结构”,根据“走势终完美”原则,当下已经可以随时结束上涨5浪进入下跌三浪,再根据“中枢”理论,我们可以推算如果创业板指数终结第五浪上涨,那么至少要回到前一个日线级别的“中枢”之内,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都会比较长。
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周线5浪上涨之后,再走出一个上涨“延长浪”的形态,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在2005—2007年的超级牛市行情中,那次是至今为止中国股市最大的一波牛市,2007年的高点6124点也是上证指数的历史最高点。当下出现2005—2007年那种行情的概率不大,从盈亏比和赔率角度来说,我们不去赌会出现“延长浪”,控制好仓位,手有余粮,心态会更轻松。
另一个技术角度,三大指数的5周均线均出现了向下拐头迹象,因本周还没有走完,所以是否真正“拐头”还不能确认,但综合指数波动率、知情者指数、情绪指标等因素,一旦5周均线确认了拐头,实际是发出了见顶之后的右侧信号,而那时很多股票的跌幅可能已经很大了,所以在指数还未充分发出右侧信号之前,我们就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是比较安全的做法,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当前市场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关口,彷徨迷茫派、坚定看多派、信心不足派、短线投机派等等各类投资者都有,展现在盘面上就是近期沪指的焦灼、各路资金的迷离、热点轮动的加速,如果把市场比喻成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在做出各种选择时“内心的冲突”,但冲突到最后,一定会做一个选择。当下小编也不能100%确定就会出现周线级别顶部,但当市场处于“中阴”阶段时,如何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不让资产出现过大回撤,走出“冲突”阶段很重要。
短期严格控制仓位,长期角度,由于居民财产配置和储蓄搬家等长期利好因素依然存在,所以拉长到未来3—6个月的周期看,这一次周线级别的拐点可能会比较“温柔”,大概率不会出现熊市时“泥沙俱下”的景象,结构性的机会依然存在,这几天的盘面也展示了这一点,部分机构抱团的趋势股依然在走独立行情,游资抛弃了高位“妖股”之后,又开始寻找新的低位股拉升。
这段时间在严格控制仓位的第一原则之下,还可以继续寻找周线趋势未破,量能始终保持稳定的机构抱团股,也可以从市值100亿之下、交投非常活跃、前期有过涨停、题材丰富的股票中寻找游资拉升的机会。
投资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分清楚自己的“段位”,如果你的“段位”只能参与单边牛市,还达不到参与震荡市和调整市的水平,那么应对方法有三种:1、努力提高自己的“段位”;2、降低仓位后参与高级别“段位”的行情;3、让“段位”更高的机构帮你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