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来,A市场除了2019年1月—4月和今年7月上半月是普涨行情,其它时间全部是结构性行情,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不同的风格,风格之内的股票和与风格不吻合的股票会出现收益率的极大差异性。
今年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由机构主导,科技、消费、医药被称为机构的“三驾马车”,但是进入8月份之后,科技和医药股表现差异极大,仅剩消费股还比较强势,而这种强势与3—5份的超强抱团也表现出弱势的特征。在机构力量不太明显的时间,恰好创业板交易规则改变,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游资找到了突破口,从而占据的了市场的主导力量。
虽然游资体量相比于机构非常小,但作为市场上最活跃、最激进、风险偏好度最高的资金,游资能够在市场低迷之时起到活跃市场氛围的作用,而且由于手法的彪悍,在弱市中主导的股票会极其吸引市场眼球,尤其是在当下创业板涨跌幅放开后,最凶悍的游资可能会集中火力对少数股票发动攻势,从而产生对其它高风险偏好资金的“虹吸效应”。
近期市场上有一批缩量做平台之后再次破位下跌的股票,这批股票如果没有创业板的“虹吸效应”,可能会出现反弹,但是由于大量的高风险偏好资金被虹吸到了创业板的强势股,所以一些三无股票(基本面无亮点、无题材、无资金关注)出现了“流动性的枯萎”,这种状况预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此类三无品种务必要保持谨慎,切勿认为缩量之后就跌无可跌了。
那么如何参与创业板的强势股?首先要明确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参与创业板的强势股,创业板这两天涨的猛的股票大多都是基本面上的“垃圾股”,这些股票长期来看并无投资价值,只是短期有交易价值,用基本面选股的方式根本选不出这些股票,这些股票共同的特点都是盘子小、价格低、今年以来大多交易清淡、无人问津,长期缩量横盘,游资利用交易规则的改变,快速拉升从中获利。
而那些传统的热门股由于持股资金过于分散,很难形成合力,推动阻力较大,反而不利于在涨跌幅20%的制度下拉升。对于游资拉升的“垃圾股”,切勿拿投机当投资,这只是短期的“交易流行为”,很多投资者分不清楚“交易流”与“价值流”,所以不太适合此种股票。
由游资主导的行情中,盘面看起来很热闹,操作难度却比较大,因为涨跌幅放宽至20%后,创业板股票的操作难度更大,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等消费、科技的大市值股票跌下来以后买,或者直接去买个好基金,这也是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