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装进口袋不如装进脑袋小张和小刘既是同事又是当年的大学同窗。小张脑瓜精明,工作期间做了兼职,并且理财有术,积蓄颇丰。而小刘似乎有点“败家”,对好友的提醒充耳不闻,工资分文不攒,全花在了买书和参加各种培训上,并且还举债数万读MBA。后来,他拿到MBA证书跳槽去了一家外企担任高管,工资立马翻跟头,比原来高出十多倍。而小张则直后悔“把钱放错了地方”。看来,知识就是财富,此言不谬———年轻时把钱装进口袋不如装进脑袋。2.勤俭持家不如能挣会花过去我们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
人生路上,真正意义的理财应当说是从有了个人收入开始。这时,多数人会沉浸在积累财富的喜悦中,虽然手中的现金数额可能很小,但还是要兴冲冲地将它逐月存入银行。如果用四则运算来比喻,这个时期运用的是加法:一月份的工资是被加数,二月份的是加数,相加后产生一个“和”;第三个月,“和”又成了被加数,新的工资结余成了加数,以此类推。经过日积月累,这个“和”会不断增大,达到一定数额后,你可能到了结婚的年龄,对于不能依靠父母的人来说,这笔因“加”而来的积蓄会派上大用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
你认为钱是万恶之源吗?如果回答不是则表明你有科学理财、让钱生钱的愿望。那么接着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理财规划的?许多人会说,当然是在有收入以后了,没钱怎么理财?也有人会说,我现在退休了,一辈子都是稀里糊涂地挣钱、花钱,现在再谈理财岂不是为时已晚?国内外理财专家的研究和一些理财实例表明:理财观念是一生一世的事,从三岁顽童,到耄耋老年,只要生命存在,只要你需要生活,你就不应离开理财。小A和小C都是大四学生,二人家庭经济条件相当,每月的家庭供给都是400元。小A的父母从事商业...
有一个故事,说固执人、马大哈、懒惰者和机灵鬼四个人结伴出游,结果在沙漠中迷了路,这时他们身上带的水已经喝光,正当四人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上帝给了他们四个杯子,并为他们祈来了一场雨。但这四个杯子中有一个是没有底儿的,有两个盛了半杯脏水,只有一个杯子是拿来就能用的。固执人得到的是那个拿来就能用的好杯子,但他当时已经绝望之极,固执地认为即使喝了水,他们也走不出沙漠,所以下雨的时候,他干脆把杯子口朝下,拒绝接水。马大哈得到的是没有底儿的坏杯子,由于他做事太马虎,根本就没...
股市向来被人视为精英聚集之地,华尔街则是衡量一个人智慧与胆识的决定性场所。本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财产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超级货币》的作者亚当·史密斯曾如是说:“如果证券分析可以算是一种职业,那么这个职业中只有一个教头。本杰明之所以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这个地位,是因为在他之前并没有这种职业,而...
如果你在1956年将1万美元投资给巴菲特,并且一直持有到现在,那么在扣除所有的费用、开销和税金后,这笔投资的价值将超过3亿美元!1956年,巴菲特投资了仅仅100美元,到了2006年,这笔投资为他带来了价值440亿美元的财富。 巴菲特的成功与许多富人不同。他不拥有任何专利,没有发明过一项新技术,甚至没有开办过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也没有通过继承遗产、结婚或者中彩票获得任何财富。他投资的原则是从他的导师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他在投资和商业上的非凡成就不是来自于任何的发明或创新方...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1977年,他执掌麦哲伦基金的时候,麦哲伦基金只有不到区区2 000万美元,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基金。1990年,他离开麦哲伦基金的时候,基金资产已经超过140亿美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是名列第一,13年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于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 800美元,增值28倍。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理财师。 这个“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
约翰·坦普顿被誉为20世纪全球顶尖十大基金经纪人之一,全球投资之父。他的旗下,不仅有全球绩效最高的弗兰克林坦普顿基金组织,自1954年创办以来,一直保持高达15%的回报率。更在于他的投资理念对于美国人全球投资视野的形成和促进:作为价值投资的先锋,20世纪50年代开始,坦普顿积极开拓海外投资市场,在欧洲、日本及加拿大的投资市场均有斩获。 如果说坦普顿的投资思维令人称奇,投资业绩举世瞩目,更为称道的,应该是其对信仰的不懈追求。作为忠实的美国长老会成员,坦普顿坚信信仰有助...
华尔街不曾变过。口袋变了,股票变了,华尔街却从来没变,因为人性没变。 ——杰西·利弗莫尔 在资本世界里,股票买卖的风险最大,有人可以一夜间成为暴发户,但也极有可能在眨眼间成为穷光蛋,甚至负债累累,一蹶不振。尽管风险巨大,但时至今日,纽约、伦敦等地的证券交易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就像进赌场一样,赢家笑输家哭,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杰西·利弗莫尔,20世纪20年代纽约华尔街的传奇人物,那个时代最花哨的百万富翁。利弗莫尔有着一头金黄的头发,蓝眼睛,身材瘦削,不...
是川银藏,日本股市的传奇人物,34岁才入股市,起起伏伏中历经艰辛,却在84岁高龄,一日赚入300亿日元。他的人生多姿多彩,不仅是位投资家,还是位成功的商人、矿业家、农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他以小学毕业的水平登上了名牌大学的讲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人才,在日本创下了多个奇迹。 一、中国之行 1897年7月28日,影响日本股市将近一个世纪的“相场师”(交易高手)是川银藏,诞生于赤穗一家贫穷的渔户。他的上头有六个哥哥,由于家境窘迫,都是小学一毕业就出外挣钱,...